S小魚仔S 網誌搜尋

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

S小魚仔S Win 7 也支援磁碟陣列 Raid

先讓我們來解釋一下,什麼叫做「磁碟陣列」簡單來說就是..「Raid」,想要瞭解「磁碟陣列」分為「 0 、 1 、 0+1、5、6」這是現在比較常用的,目前「Win 7」支援的 Raid 等級為「0、1、5」這是屬於「軟 Raid」,好處是當您「硬體」沒有支援「Raid」您就可以使用「軟 Raid」。如果需要使用「0 + 1」這時候您就需要看您的「主機板晶片」有沒有「支援」,使用「硬 Raid」。


使用「 Win 7」建立「Raid 0」磁碟陣列,必須符合以下條件:
@至少必須使用「2顆硬碟」,最多可以使用「32顆硬碟
@所用的硬碟必須事先轉換為「動態硬碟」(Dynamic Disk)


1.「磁碟0」已經轉成「動態硬碟」並且多餘的「未配置」空間
2. 「磁碟1」雖然有「未配置」空間,但是尚未轉成「動態硬碟


選擇「磁碟1」轉換成「動態磁碟


點選「確定


轉換完成後,點選「磁碟1」=>「右鍵」,就會出現「Raid」功能選項

跨距磁碟區


功能:兩顆磁碟」未配置的「空間」結合在一起


1.點選「磁碟0
2. 點選「新增


使用「跨距磁碟區」可以將兩顆硬碟「未分割空間」相加


建立指定磁碟機「代號


進行格式化


此時您就會看到新增完成跨距磁碟區


Raid 0 - 等量磁碟區


功能: 等量磁碟區」能同時使用「多部硬碟」存取資料,所以能提升存取效率,不過萬一「其中一部硬碟損壞」,整個等量磁碟區的全部資料也「隨之損壞」,風險較高。


等量磁碟區,會自動抓取兩顆磁碟,未分割空間的「最小值


建立指定磁碟機「代號

此時您就會看到新增完成等量磁碟區


Raid 1 - 鏡像磁碟區


功能: 在寫入資料到鏡像磁碟區時,要分別存入兩顆硬碟,固兩顆硬碟都會有資料。
在讀取鏡像磁碟區的資料時,系統會自動轉向比較不忙碌的硬碟讀取資料相當具有 平衡負載 「Load Balance」 的效果。
因為要分別寫入到2顆硬碟,所以效能會降低,改善方法,建議都連接獨自的控制晶片 (Controller)。


鏡像磁碟區,會自動抓取兩顆磁碟,未分割空間的「最小值


此時您就會看到新增完成鏡像磁碟區

由於鏡像磁碟區在「移除」分割區時,會有兩種模式「移除鏡像」、「分割鏡像磁碟區」,繼續往下看,將會有詳細解說



什麼是「移除鏡像」?


當您選擇移除「磁碟1」-「鏡像資料」這時候「磁碟1」則會變成「位置配」空間







什麼是「分割鏡像磁碟區」?


當您選擇「分割鏡像磁碟區」,這時候「磁碟0」與「磁碟1」則會擁有不同的「磁碟區標籤」但「資料相同


Raid 5」


功能: RAID-5 磁碟區是具有容錯能力的磁碟區,它的資料與同位檢查交錯地散佈在三個以上的實體磁碟上。如果部份實體磁碟故障,則您可以從其餘的資料及同位檢查來重新建立位於故障部份的資料。對於其大部份活動為讀取資料的電腦環境而言,RAID-5 磁碟區是獲得資料備援很好的解決方案。一般我們都用「N(硬碟)-1」來表示。

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

S小魚仔S FileZilla Server 防火牆設定

最近一直卡在「FileZilla Server 防火牆 」設定,最後問題順利解決,也學習到「FTP」相關知識,問題是這樣發生的。

魚仔使用「FileZilla Clinet」連線「FileZilla Server」時發生下面問題,「425 Can't Open Data Connection 無法取得目錄列表

這時候大家一定會檢查「防火牆」,但「魚仔」已經設定「防火牆規則」開放「21 Port」輸入

各位鄉親阿,這時候魚仔可就非常納悶到底哪裡出問題,經過一陣「Google 大神」的膜拜後,找到答案。
當您使用「FileZilla Clinet」連線「FileZilla Server」時,預設使用「被動模式 Passive Mode」,這時候我們需要設定「FileZilla Server - Passive Mode Settings」,開啟「FileZilla Server」=>「Edit」=>「Settings

1. 點選「Passive mode settings
2. 輸入 Port 範圍「6000-6010
PS. ( Port 的範圍不要跟您的設定互相衝突即可 )

接下設定「Windows 防火牆
1. 點選「輸入規則
2. 點選「新增規則

點選「連接埠

1. 點選「TCP (T)
2. 輸入 剛剛設定的「Port 範圍

點選「允許連線

勾選「私人」、「公用

輸入「名稱
PS (可隨意輸入,自己看懂就好)

這時候就建立完成「Windows 防火牆規則

使用「FileZilla Clinet」連線測試,這時候就成功拉

參考資料:

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

S小魚仔S Allwaysync 檔案同步軟體

敬請期待....

S小魚仔S IIS 7.5 + php + MySQL + PhpMyAdmin

一個無聊的上午,突發奇想,想要佈署「 IIS 7.5 + Php + Mysql + PhpMyAdmin」,也順便做一下「筆記」,由鑒於怕各位使用者不會個別下載,我已經打包完成所需程式給各位「Download

佈署系統環境:
Windows 7 SP1 Enterprise

控制台」=>「程式和功能」=>「開啟或關閉 Windows 功能

點選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」,安裝所需要的「功能
PS. 您可以採用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」預設安裝功能,但是記得「應用程式開發功能 - CGI」要「打勾」,這樣才支援「php

記得要勾選「CGI

開始「安裝中」...


當您安裝完成以後,請到「控制台」-「系統管理工具


點選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(IIS) 管理員」=>「桌面 (建立捷徑)

接下來我們開始安裝「PHP」,點選「php-5.3.6-nts-Win32-VC9-x86
 

簡單「安裝畫面」魚仔就跳過拉,遇到「重點」在提示

選擇「IIS FastCGI


點選「Next」(採用預設值即可)


接下來安裝「MySQL
點選「Typical」( 典型安裝 )


選擇「Developer Machine
(選擇伺服器類型,這影響了使用的 記憶體CPU 的使用程度,Developer Machine 開發型資料庫,在運作時使用到資源最少,適合開發系統時使用。)


選擇「Detailed Configuration


選擇「Multifunction Database
(一般用的資料,適用大部分的應用)


選擇 資料庫「安裝」位置


設定可能同時連線人數,以利配置適當的資源,選擇「Decision Support (DSS)/OLAP
(適合人數在 20 上下 )


為了可以經由網路連線「資料庫
1. 勾選「Enable TCP/IP Networking」,資料庫預設的連接埠「3306
2. 勾選「Enable Strict Mode
(讓資料庫已嚴謹的方式運作)
PS. 
若您勾選「Add firewall exception for this port」,自動將「3306」的「Port」加入「Windows 防火牆


設定資料庫的「字體集」與「連線校對的方式」,選擇「utf8

選擇「Install As Windows Service
(MySQL變成作業系統的服務,一啟動就運行)


輸入 資料庫管理「密碼
( MySQL資料庫設定 最高 預設權限帳戶為 root )
PS.
若您勾選「Enable root access from romote machines」,可以接受「遠端登入」「MySQL」資料庫


點選「Execute


安裝完成 ^_^"

開啟「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(IIS) 管理員
=>「Default Web Site」=>「處理常式對應


您就會看到「IIS」自動幫您「建立完成」PHP 應用程式對應

解壓縮「phpMyAdmin
( 透過網頁方式管理「MySQL」 )


在「D:」建立資料夾,隨便你要怎麼建立都可以拉


1. 點選「預設站台
2. 點選「基本設定


選擇「網站」位置
( 就是剛剛建立的「D:\MyAdmin」)


接下來「瀏覽


這時候就開起「phpMyAdmin」管理介面
輸入預設帳戶「root」及 MySQL「密碼


接下來就透過「網頁」介面,管理「MySQL」資料庫嚕
額外參考資料: